汪忧草:大学奖学金大可以来得更猛烈一些
“没有得过奖学金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高校进入招生季,奖学金再次成为考生和家长的热议话题。北京青年报发现,近些年,各个高校的奖学金在总额和人均额度上都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北京大学的奖学金人均额度5年之间翻了3倍。(7月4日中新) 按照北大教育基金会的数据,2008年,北大共设立奖学金70余项,奖金总额1200余万元;2011年,北大设立奖学金84项,总额约为2659万元;2013年的72项奖学金虽然项目少于2011年,但是奖金总额却上涨为了4123万元,五年间增长了三倍多。 更可喜的是,北大不但设立了国家奖学金、新生奖学金和五四奖学金,还有奔驰奖学金、三星奖学金、华润奖学金、中国工商银行奖学金、北大之友—东港研究生奖学金、成舍我奖学金等六七十种来自社会捐赠的校级奖学金。按照2012年的数据,在北大当年设立的总额2487.5万元的奖学金中,学校出资为571万元,来自社会捐赠的则有1916.5万元,捐赠占了近八成。 但与国外名牌学府相比,北大的奖学金还需要大踏步急起直追。比如说,北大本科生是一万六千人,美国哈佛大学仅六千六百人,是北大的零头。但哈佛大学一年发给学生的奖学金,将近1.2亿美元,是北大奖学金的17倍。 再比如,美国名校耶鲁大学在2008年启动了一项助学新*,按学生的家庭财*状况给予学费减免,如家庭年收入在6万美元以下的学生,学费可全免,如家庭年收入在12万美元以下的学生可减收50%以上的学费等等。耶鲁每年花在助学金上的预算增加了2400万美元,达到每年8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4亿元,是北大奖学金总数的13倍。由于助学金投入巨大,耶鲁新生中,约55%的人数获得了助学金,平均每人得到33000美元的资助金额。在文理研究生院,所有的博士生不论国籍或需要与否,都会得到全额的奖学金,包括其在五年的学习期间,每年的学费、医疗保险费和每年25500美元的生活补贴等。 自然,中国的国情不同于美国,尤其是北大和清华在生源上享受特殊待遇,而且中国大学的食宿费用也远远低于美国大学,这让北大目前还不需要用巨额奖学金来吸引优秀学生,就可以招到全国顶尖的学生。但北大还是需要加大对奖学金、助学金的投入,让最优秀的学子可以心无旁骛地在北大读书和参与社会活动,尤其是那些来自农村地区的穷人家的孩子。 据媒体报道,北大每年的教育经费是24亿元(2004年数据),北大设立的奖学金却只有4000万元,占教育经费的2%不到。而哈佛大学呢,每年教育经费是30亿美元,奖学金是1.2亿美元,占教育经费4%。单单从这个比例来看,北大的奖学金至少可以再翻一番。
作者:汪忧草
:姬学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