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慈善北京中科在行动 http://nb.ifeng.com/a/20180605/6631976_0.shtml随着国际空间站“服役最终年限”的临近,该空间站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之前一直存在的漏气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现在又上演了惊魂一幕。7月29日,酝酿已久的俄罗斯“科学号”飞船,好不容易与国际空间站实施了对接,哪曾想飞船推进器失灵,突然点火了,将国际空间站整体掀翻,空间站及目前仍在里面工作的7名宇航员生命都危在旦夕。
堪比科幻大片的一幕
大家如果看过《星际穿越》,一定会对其中飞船对接的一幕印象深刻,曼恩博士在欺骗了主角一行之后,独自驾驶飞船想与空间站对接,但由于操作失误,飞船与空间站没有成功对接。曼恩博士强行打开舱门,在巨大压力差作用下使空间站发生爆炸,冲击波夹杂着碎片,推动空间站在低轨道上快速地旋转坠落。库珀博士按照空间站的旋转频率,使驾驶的飞船与其同步,对接成功后,再用飞船喷出反方向“能量”,将空间站减速,最终保住了空间站。
没想到科幻电影的一幕,几天前在国际空间站上重演了。俄罗斯历经十多年,建造了一个多功能太空实验舱,能够实现与国际空间站的对接,而且还能为宇航员提供太空行走、舱内工作和生活的便利条件。如果该实验舱与空间站成功对接,不但可以开展相应的科学研究,而且还能在国际空间站正式退役后,为俄罗斯提供独立的太空实验场所。7月21日,该实验舱通过“质子-M”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科学号”实验舱在靠近国际空间站前,没想到出现了一系列的故障,没法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在轨道上又延长飞行了8天后,故障顺利解决,于是“马不停蹄”与空间站的“星辰号服务舱”对接,一次性成功,当俄罗斯地面控制中心和处在空间站内的俄罗斯宇航员欣喜若狂时,意外发生了。
对接处的舱门打不开!空间站上的宇航员努力了3个小时仍然无济于事,这时候,“科学号”实验舱发出“对接不成功”的信息,然后在自动控制程序的指令下,实验舱点火了!估计是想启动推进器,让飞船与空间站再靠近一些。
虽然实验舱的质量仅有国际空间站的二十分之一,但别忘了这是在太空失重环境下,而且对接处与空间站质心较远,实验舱的点火一下子就掀翻了空间站,在4分钟的时间里,使其角度与原来相差了45度,而且角度还在变大。
如果不能迅速进行控制,“星际穿越”的一幕就将上演,国际空间站连同里面的宇航员,就将边翻转边旋转,甚至还会在太阳能板得不到足够的太阳辐射后,因能源逐渐匮乏而坠落。
俄罗斯地面控制中心的一顿操作
发生上述严重问题之后,国际空间站还一度中断了与地面的联系,NASA指挥中心的负责人表示,如果处理不了问题,要马上做好宇航员乘坐逃生舱返回的准备,国际空间站不能要了。
在此过程中,俄罗斯地面控制中心的人员,不断地拍打着键盘,试图重置实验舱程序,来达到关闭发动机的目的,数分钟过去了,人们发现,实验舱的发动机仍然在喷火!
美国NASA那边已经陷入绝望的境地,俄罗斯这边还在努力,既然空间站失控是因实验舱喷火所致,那么就让空间站也点火,两股火如果对冲,则也可能控制住局面。
于是,他们启动了对接目标—星辰号服务舱的发动机,同时也把MS-17货运飞船的发动机也启动。这个时候,如果在国际空间站附近,可以看到国际空间站上,有3个向着不同方向喷射的巨大火苗,它们似乎在相互发力和竞争,这个类似“拔河”的过程,在3个发动机燃料耗尽之后结束了,庆幸的是,国际空间站翻转的趋势,被压制了回来。
这个事件的影响
虽然国际空间站保住了,但是代价也很大。近一个小时的喷射,俄罗斯花了十多年研制的科学号实验舱,因为燃料的耗尽,没有发挥出一点作用,就已几近报废。
而国际空间站上的星辰号和货运飞船,其中携带的燃料也白白耗费了许多,如果空间站还想多运行一段时间,就还得投入巨量资金来补充燃料。与此同时,美国原本近期发射的“星辰号”太空飞机,也被迫暂停。
事件发生后,美国和俄罗斯双方不免打起“嘴仗”,美国认为是俄罗斯地面控制中心操作失误引起的,而俄罗斯认为国际空间站“星辰”服务舱年久失修、零件老化造成对接失败。
但无论如何,俄罗斯的后续果断操作,挽救了国际空间站,让这个已经到了“迟暮之年”的庞然大物,仍然有机会发挥余热。
我国天宫空间站
不过,在数年之后,国际空间站势必会迎来退役的那一天,而美国重启实施新的空间站建造计划,仍然遥遥无期。随着我国空间站越来越完善,届时将独自承担太空监测和实验等诸多任务,届时地球的上空,我国的“天宫”空间站将独树一帜,迎接着世人无比惊羡和赞许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