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八千字长文讲述天宫一号这一生归去来兮 [复制链接]

1#
是时候,向天宫一号道别了。“筑梦九天,化身星空。功成身去,常思归来。”年4月2日8时15分左右,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再入大气层,再入落区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离开地球家园6年多了,今天,天宫一号再次感受到了地球温度,壮烈回到了地球家园。英雄本色,长子风范。作为我国第一个空间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先后完成了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3艘飞船的6次交会对接,按计划完成了空间科学实验和应用试验任务。它的设计寿命本只有两年,但却凭借出色表现,超期服役了两年半,超寿命工作了多天,在我国航天史上留下辉煌印迹。英雄迟暮,终将归来。年3月16日凌晨5时左右,全力完成任务的天宫一号默默中止了数据服务,静静地踏上了归途。它每天的飞行状态,时刻牵动着地面工作人员的心,人们像企盼游子归家一样,热切盼望着它的归来。天宫一号,归去来兮。它的身后,是赞誉,是留恋,更有说不完道不尽的华彩乐章。最美的飞天淡云圆日影黑水,烈焰飞虹升漠北。夜阑红柳语胡杨,神箭飞天今最美。公元年9月29日19时,漠北酒泉,黑水河畔,云淡风轻,中国载人航天的通天塔又一次高高耸立。金秋落日,褪去了他的炽热和光芒,红彤彤的脸迟迟不肯落下地平线,余晖中的通天塔金光闪闪。“2小时准备!”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调度的清脆口令在首区指挥大厅响起。发射程序进入临射倒计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任总设计师周建平轻嘘了一口气,缓缓地从指挥席上站起身来,悄悄地走到指挥楼的露天平台,静静地遥望着不远处亮丽的通天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同是边陲大漠,同是秋天傍晚,此情此景,周建平仿佛穿越到盛唐,与身负王命出使塞北的王勃神交起来。按照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部署中原计划的第二步安排,今天的发射不应在实施之列。年10月16日,杨利伟驾乘“神五”圆满完成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阶段任务圆满收官。第二阶段最核心的任务是空间交会对接,中国航天人最早制定的方案是将神舟飞船的轨道舱改造后留轨飞行,作为目标飞行器与后续神舟“兄弟”进行无人空间交会对接、有人空间交会对接。这个方案已比航天大国早期交会对接的试验方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并且技术风险较小,比较稳妥。年9月,“神七”乘组圆满完成太空行走任务后,中国载人航天的工程能力和技术储备站到了新的起点。最为关键的技术是交会对接,这项技术的突破是沿袭10多年前制定的方案一步一动,还是按照新的技术水平更大步地跨越发展,中国航天人又一次面临着重大抉择。一步一动,可能错过创新超越的重大机遇;调整方案,既需要巨大的勇气担当,又需要创新的底气实力。中国航天人经过科学的技术分析和深入的风险评估,认为我们完全具备了进一步跨越发展的条件。建议中央调整原来的计划安排,直接发射8吨级的目标飞行器,兼做空间实验室,一并实现自动交会对接、手动交会对接、中长期太空驻留的第二步目标。今天,中国航天又将再次创造中国奇迹。夕阳渐渐隐没,灯火渐渐通明,通天塔双臂在夜幕下缓缓张开……“10、9、8、7、6、5、4、3、2、1!”“点火!”“起飞!”21点16分,大地震动,烈焰升腾,托举着天宫一号的神箭缓缓起飞,逐渐加速,尾迹划过空中仿佛一条舞动的玉带,渐渐消失在茫茫苍穹。秒,“助推器分离!”秒,“一二级分离!”秒,“抛整流罩!”秒,“器箭分离”!在首区指挥大厅指挥席就坐的发射场系统总指挥崔吉俊、总设计师陆晋荣,火箭系统总指挥刘宇、总设计师荆木春,腾地站起身来,额手相庆,紧紧拥抱!这是一次迟来的发射。天宫一号原计划8月底发射。但8月18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火箭发射“实践十一号04星”失利。该火箭与发射天宫一号的火箭为同一系列,出于安全考虑,任务总指挥部决定先彻查故障原因,暂停火箭测试工作,相应推迟天宫一号发射计划。但天宫一号如在9月底前不能发射升空,将错失交会对接飞行的最佳“窗口”,整个计划将全面调整。9月10日,长征二号丙火箭故障归零后,发射场区测试工作重新启动,而此时距离9月底仅剩不到20天。首次新增挠性惯性测量组合、首次使用迭代制导技术、首次采用冯卡门曲线整流罩……面对这些全新的技术和设备,余名参研参试人员,夜以继日,“双想双查”,8次火箭总检查,种故障预案处置演练,不到20天,全部一次性顺利通过。近乎完美的发射,又一个中国效率!21时36分,“天宫一号准确入轨!”振奋人心的喜讯,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传来。“遨游在太空的感觉真棒,我在这里等着神八的到来!谢谢大家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