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文昌,再次见证航天人的圆满成功:5月10日,长征七号(简称“长七”)遥七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舟六号货运飞船。
此次任务既是年载人航天任务的首战,也是我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工程阶段的首战,对于全年空间站任务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长七型号队伍不负重托,旗开得胜,用成功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
航天人的每一次圆满成功都绝非偶然。此次发射是长七火箭的第7次成功发射,距首飞成功已有7年,这期间,每一次成功的光环都闪烁着长七型号队伍的奋斗力量,每一份卓越的成就都凝聚着长七型号队伍的拼搏进取。
每一个长七人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精细呵护长七火箭的“成长”,持之以恒、精益求精,持续提升它的能力,让它在广袤苍穹里不断建立新的功勋。
孟刚
长七火箭总指挥
一棒接一棒,跑赢时间
38天
31天
27天
25天
这是长七火箭自第一发任务以来,发射场工作流程所需的时间变化。
在外人看来,递减了13天可能不足为奇,但为了这13天,长七型号队伍走了7年。时间,无影无形,但在时光流转中,长七型号队伍用智慧和汗水改变着时间。
随着空间站任务的推进,长七火箭的发射密度越来越高,质量和效率成了保证成功的“两条腿”,失去任何一条,都不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程堂明
长七火箭总设计师
心有梦而不畏路远。在这条与时间赛跑的赛道上,长七型号队伍分秒必争。
长七火箭立项阶段设立了发射场工作流程控制在25天的目标,如今,我们顺利完成了阶段性目标。
郭金刚
长七型号队伍总体副主任设计师
目标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的?一组数据可以给出答案:
减4天
通过对项目的调整、严密和灵活地组织,火箭箭体状态恢复、产品交接、关键单机等工作的准备时间,从首飞时的5天压缩到了1天;
减4天
通过优化测试项目,火箭吊装完成后进行的测量、控制、动力等分系统测试,由首飞的9天缩减到了5天;
减1天
在总检查阶段,从长七遥五火箭开始,减少一次总检查,并进一步优化流程,缩减了1天;
减4小时
从长七遥五火箭开始,加注发射阶段,液氧和煤油两种推进剂从串行加注变为并行加注,使得长七火箭进入发射程序时间缩减4个小时。
7年前,相比于国际先进水平,我们还有差距,现在,长七火箭的发射场工作流程已十分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这不是终点,我们还要一棒接着一棒跑,实现从追赶到并行再到赶超。
郭金刚
长七型号队伍总体副主任设计师
时间的压缩绝非是对流程、步骤的简单取消,而是在吃透技术的基础上对流程进一步优化。郭金刚提到了一个细节,以往团队采用高精度水平测量仪来测量火箭的垂直度,之后,团队以厂房平台等设施为参考,保证了火箭“站立”安全,简化了发射场操作项目,也为火箭整体降本增效作出了贡献。“在型号两总的带领下,类似的流程优化体现在各个专业、系统,这不是一朝一夕的权宜之计,而是系统性、整体性的完善。正是7年的优化流程‘接力赛’,让我们跑赢了时间。”
?+
来时路,历经千辛万苦;前方路,充满期冀梦想。一程又一程,天高路远,闯关渡险,终不改,一往无前、驰骋苍穹之雄心壮志。
“可行”到“更优秀”的蝶变
宽敞明亮的车间里,一群人的目光全盯着火箭二级和一级的吊装。随着口令的不断下达,整个吊装动作流畅、一气呵成。
吊装实现快速、精准对接得益于长七型号队伍总装人员的创新——在吊钩上安装无线测力计。火箭部件又大又重,在20多米的高空里,稍微抖动一下都会影响对接的结果。以前吊装时,指挥员和操作手要反复地调整以寻找最佳对接点,全凭经验和默契。现在,根据无线测力计传回的数据来下达指令,吊装效率大大提升,对接工作质量也更高。
长七火箭常被人亲切地称为“帅七”,7年来,类似让“帅七”更“帅”的举措比比皆是:
给长七火箭装上专业的防水产品——防雨布,防雨布一次加工成型,在天津厂房里便可以装好,保护着火箭运至发射场;
预制一个防热罩,在火箭吊装前将其放置在一个偏上的位置,待到火箭吊装结束,防热罩往下一降,并加以固定,既方便操作又美观……
处处体现的工业美学来源于长七型号队伍在精心设计上的举措,每一个人用自己的智慧、用更先进的数字化技术、用更巧妙的方法,像对待艺术品一样对长七火箭精雕细琢,并让产品具备批量化复制的能力,实现了从“可行”到“更优秀”的蝶变。当长七火箭一次次亮相发射场时,更让人感慨:科技与美的结合如此恰如其分。
用精细化流程来提升长七火箭的品质体现在操作、测试等环节,围绕发射场故障预案,型号队伍在落实上级总体要求的基础上,由总体设计部牵头形成了更为精细的故障预案模板。整个预案考虑的要素更为周全,按照十余个要素,综合工作流程最终细化成近六百个处置步骤,如每次故障排查的顺序、涉及的工具、可操作性等都“有据可查”,由各系统全面实施,整体上实现了预案的升级。流程更为精细的同时,每个步骤更有逻辑、条理。同时,每次预案面向实战,队员们提前准备好文件和产品展开演练,最大程度上确保长七火箭在发射窗口内准时起飞。
?+
细微之处见真章,高品质来源于对细节、流程的不断打磨,将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并完美呈现,这也是长七型号队伍能接续成功的关键所在。
始终让设备以
最好的状态保证成功
“知道海南的气候潮湿,但没想到会常年这么潮湿。”长七火箭发射支持系统副主任设计师李超被问及常年在文昌出差的感受时说道。
相比于我国另外三大内陆发射场,文昌发射场不仅湿度大,还高盐雾,这些都在影响着发射平台等地面设备。
和我们平时使用的电脑一样,时间一长,就要面临产品寿命到期的问题。年,长七火箭地面测发控系统及发射支持系统等地面设备全面投入使用,它们现在已经开始面临老化的问题,尤其是今年,设备老化状态最为严峻。
赵海
长七火箭发射支持系统型号指挥
地面设备涉及多个系统,更换一套系统需较多经费投入,加上火箭高密度发射的压力,全面更换地面设备仍需要时间。在这样的状况下,地面设备的维修保养格外重要,型号两总对此也格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