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今年以来,中国进入航天年,火星探测器“天问”,太阳探测器“羲和号”相继升空,同时中国的空间站建设随着“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进入了关键阶段,中国今年在航空方面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是与此同时,早在上世纪就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国际空间站,由于事故频发也一直活跃在全球人民的视野中。
近日,中国空间站出舱活动即将迎来“满月”,全球范围内赞扬声一片,纷纷祝贺中国空间站距离真正建成又迈进了一大步。但是国际空间站又出事了,这一次可以说是与“死神擦肩而过”。一颗卫星碎片高速掠过国际空间站,导致空间站上的众多宇航员不得已停止作业紧闭舱门。此外,该碎片在1.5小时后完成了绕地飞行一圈,再次威胁到了国际空间站的安全。
进入21世纪以来,众多的国家越来越注重航空科技的发展。人类诞生以来,浩瀚无垠的宇宙总是引发着人们的无限遐思。如今随着天体物理学的进一步发展,以光学、物理学以及化学为主要基础的航天科研也迈上了征程,很多国家开始发射诸多卫星,包括观测类的卫星以及为地球提供服务的导航卫星与气象卫星。但是越来越多的卫星发射升空的同时,也给太空增加了许多“垃圾”,而这些垃圾有对灰度星发射的卫星的航天器产生安全威胁。
这些太空垃圾主要是一些使用寿命将近,或者是一些废旧的卫星。但是目前由于卫星回收技术还不够发达,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将其击碎,但是击碎之后,卫星将会分解为大量的卫星碎片,在地球的引力下围绕地球进行无规律的运动。这就是航天器都十分惧怕的“太空杀手”。在还没有发现外星人,加之太阳系所处位置偏僻不易受到致命射线干扰的情况下,这些卫星碎片俨然成为了地球航天器的最大威胁。虽然这些碎片体积与面积并不会很大,但是由于地球引力的原因,它们往往在做高速运动,哪怕是小的碎片在足够大的速度加持下,破坏力依旧惊人。
在危险的太空中,空间站的操作几乎容不得一点失误,一丁点小型的操作不当都有可能带来灭顶之灾,破坏了这个集众多国家之力研制的空间站。
虽然卫星碎片会产生很大的安全威胁,但是有一些问题依旧不容忽视。国际空间站的使用寿命早已到期,但是由于美国等国家没有能力造出更好或者新的空间站来代替她,所以空间站本身设备已经老旧,就更加难以应对来自卫星碎片等安全威胁。自此之前,国际空间站的设备就出现过多次故障,甚至由于该问题很多关键项目也被迫停摆。对此,很多国家在得知中国即将建成自己的空间站,还愿意无偿给一些科学家提供使用权限时,都向中国抛出了橄榄枝。中国或将自此在航空领域踏上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