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治疗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
TUhjnbcbe - 2024/6/19 19:03:00
学校/供图10月12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新晋“太空教师”陈冬、刘洋、蔡旭哲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羊坊店中心小学组织中高年级学生观看了“天宫课堂”。在“天宫课堂”开始前,老师对中国空间站进行了介绍,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们了解妙趣横生的航天员生活和神秘的中国空间站,加深大家对外太空的认识。在约50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生动介绍并展示了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在微重力环境下,航天员的睡眠区可以纵向排布,太空厨房、太空自行车、卫生间等一应俱全。“哇,问天实验舱的厨房原来是这个样子的,跟我们家的厨房完全不一样!”孩子们指着屏幕激动地说。随后,航天员向同学们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神奇现象,并生动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此外,航天员还重点介绍了在中国空间站开展的水稻和拟南芥种植研究情况,展示了手套箱剪株操作,一个小时的课程中,看到失重环境下的物理现象,和地面上完全不同,教室里的同学们时不时发出惊呼。据了解,“天宫课堂”的“讲堂”在以往天和核心舱的基础上,新增了问天实验舱,“太空教师”的活动范围更大了,相应在直播当中用到的摄像机机位和保障设备变得更多,地面调度的操作也更加复杂。“天宫课堂”的直播信号主要通过“天链”中继卫星回传到地面。在这次的太空授课中,飞控团队首次采用了双中继卫星分别跟踪的方式,确保图像话音稳定回传。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地面课堂专家就有关科学问题进行认真解析,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我印象最深的实验是水球变‘懒’实验。”“天宫课堂”结束后,同学们一起讨论实验内容,还分析起背后的科学原理。另一位同学印象最深的实验是会掉头的扳手:“我还不是特别清楚是什么原理,打算去找找资料。”据悉,空间站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天宫课堂”将持续开展太空授课活动,进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航天科普教育。(记者刘畅)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