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白癜风时间多久 https://m.39.net/disease/a_5696797.html来源:12月10日《新华每日电讯》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白佳丽9日下午,一场来自太空的科普课,再次让人们感叹科幻照进现实。由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进行的这场太空授课,是继年中国首次太空授课后,进行的第二次太空授课,也是中国空间站太空授课“首秀”。12月9日,在位于香港培侨书院的分课堂,香港中小学生在收看“天宫课堂”第一课。当日,“天宫课堂”第一课开课,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新华社记者王申摄从聆听太空里“东方红”的旋律,到建设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中国航天的每一步,都体现了国家发展与技术进步。然而,把讲台搬到距离地面公里外的太空,用精心策划的太空授课传播科学知识,不仅是科技的飞跃,更是科普意识的可喜前进。太空授课本身,就是一场全民科学素质课。中国空间站是国家太空实验室,也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天宫”作为集科研创新之大成的平台,向民众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孩子的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是中国航天应有的态度。科普更有着播种的力量。前段时间,有一群大学生上了热搜,因为他们设计研发的“宇宙八音盒”卫星乐器装置,尝试通过声音让大家“感知”宇宙,他们的创作灵感,就来自8年前的那堂太空授课。团队中的一名成员,更因那堂课对航天航空产生兴趣,最终考入了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8年前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太空第一课”的孩子们已经长大,8年后新的太空课堂再次把航天理想的“浪漫主义”教育进行下去,必将指引更多青少年远航。中国是世界上第二个完成太空授课的国家,如今这堂太空授课,又是对8年前“太空第一课”的继承和发展。在一次次传承中,“课堂”升级了,“课表”也升级了,新的风貌下人类才能走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成为科技强国与重视科普密不可分,中国的科技在飞速发展,中国的科普也应跟上步伐。如果日常科普能够像“太空课堂”一样新颖、有趣,更好地走近公众、引导公众,我们将培养出更多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追梦人。售价动辄过万元的加拿大鹅,为何屡出“幺蛾子”?“不得层层加码”是常态化防疫的“必选项”一份行政处罚书为何成“爆款文”守护生命万千的人“买论文”,更不可忍凡人善举中的“无言默契”折射时代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