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治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受控离轨新京报
TUhjnbcbe - 2025/2/10 18:09:00
“天宫二号”技术参数基本参数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太阳翼展宽约18.4米重量8.6吨舱体结构采用实验舱和资源舱两舱构型在轨寿命2年载人能力支持2名航天员在轨、生活30天应用载荷14项应用载荷多项航天医学验证装置在轨维修技术验证装置机械臂操作终端厂房中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与研制人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供图超期服役1年多,为空间站建设验证了“太空加油”等关键技术;我国全面进入空间站建设阶段7月19日21时06分,翱翔太空余天后,我国“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受控离轨并再入大气层,少量残骸落入南太平洋预定海域。“天宫二号”采取受控方式离轨,这是继“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后,我国第二次实施航天器受控离轨。“天宫二号”超期服役1年多,可谓功勋卓著。其受控再入大气层,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阶段全部任务圆满完成。“天宫二号”总设计师朱枞鹏介绍,“天宫二号”之后,我国全面进入空间站建设阶段。作为我国首个也可能是唯一一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可谓空间站的雏形,也是空间站建成之前最后一次实战演练。“天宫二号”大事记年9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年10月19日与神舟十一号飞船自动交会对接成功,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进入“天宫二号”。搭载的一颗伴随卫星成功释放,对“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组合体第一次拍照。年10月23日年11月17日航天员返回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分离。年4月22日“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首次自动交会对接。年4月23日开始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组合体进行推进剂补加试验,俗称“太空加油”。年6月19日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进行绕飞和第二次交会对接,验证空间站相关技术。年9月12日与天舟一号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试验(第三次交会对接)。年9月17日与天舟一号分离。年7月19日受控离轨。“天宫二号”的“超能力”1观测到太阳X射线暴探测能力比肩国际天文卫星“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运行期间,成功观测到了太阳X射线暴,探测能力与国际天文卫星相当。“天宫二号”伽玛暴偏振探测仪(POLAR)是国际首台宽视场、高效率的专用宇宙伽马射线暴偏振探测仪器,成功探测到55个宇宙伽玛暴事例,已被美国、欧洲和俄罗斯等空间天文卫星观测所证实,为国际伽玛暴联合探测做出了重要贡献。2植物在太空全过程生长水稻、拟南芥发芽结果“天宫二号”搭载了一个微型培养箱,种植有粮食作物的典型代表水稻和绿叶植物的典型代表拟南芥。科研人员通过地面遥控,对太空培养箱进行温控和浇水,让拟南芥和水稻顺利开花结果。这是我国首次完成植物生长全过程实验,为发展空间植物培养技术、探索保障人类长期空间生存,又向前迈进了一步。3利用脉冲信号定轨运行国际首台在轨冷原子钟“天宫二号”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利用观测到蟹状星云(Crab)脉冲星的脉冲信号进行定轨,推动了脉冲星观测和导航技术发展。此外,“天宫二号”空间冷原子钟是国际上首台在轨运行的冷原子钟,根据在轨测试结果推算冷原子钟日稳定度达到7.2E-16,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作为亮点文章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4参与量子通信实现量子密钥分配和激光数据传输“天宫二号”还在量子通信试验方面做出了贡献。“天宫二号”量子密钥分配试验采用对光量子诱骗态方法,成功进行了天地量子密钥分配和激光业务数据传输,密钥成码率、跟瞄精度优于技术指标要求。这项工作为我国量子科学卫星做了先期技术验证,并巩固了我国在空间量子科学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数据来源:载人航天网新京报讯7月19日21时06分,功勋卓著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谢幕演出”。在地面指挥人员的控制下,“天宫二号”受控脱离运行轨道,高度逐渐降低,随后进入大气层。在与大气层高速摩擦产生的火焰中,“天宫二号”主体烧毁殆尽,少量高熔点残骸穿越大气层,落入南太平洋预定的无人安全海域。若成为太空垃圾对太空与地面造成威胁朱枞鹏介绍,“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设计在轨寿命两年,目前在轨飞行已超过天。尽管已超期服役1年多,但平台及载荷功能正常、状态良好,所携带的推进剂仍很充足,可以继续支持其在轨飞行数年。让“天宫二号”主动“退休”,是为了“万无一失”。随着超期服役时间的不断增加,“天宫二号”的在轨可靠性会有所下降,一旦出现在轨异常,处于近地轨道失控状态的“天宫二号”,会逐渐下落。坠入大气层后,一些高熔点材料有可能不会完全烧蚀,少量残骸会落到地面,危及地面人员安全。“天宫二号”在状态尚佳的时候选择主动离轨,就是为了彻底消除这一隐患,用百分百稳妥、安全的方式履行大国的责任和担当。“天宫二号”受控离轨意义重大。在地球周围,直径大于10厘米的空间碎片已超过2万个,一般来说,10厘米以上的空间碎片,无论其撞击到哪个航天器都是灭顶之灾。太空中遍布着太空垃圾,经常让驰骋的航天器不得不变道、避障。主动销毁航天器已经成为国际上一个共同的追求。残骸落入南太平洋系“航天器坟场”“天宫二号”残骸的归宿与“天宫一号”、“天舟一号”相同,都是南太平洋。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宫二号”剩余的少量残骸,将落入西经度~90度、南纬30度~45度范围内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这是国际通行做法。运行在近地轨道的大型航天器退役后,各国通行方案都是让其受控坠落到南太平洋深海区。此处四面与陆地距离都超过公里,也被称为“航天器坟场”。航天专家、“小火箭”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受控离轨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