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Tech星球
文
贾宁宇
把科学大会拍成科幻大片是种什么体验?腾讯科学WE大会今年就做了这样的尝试。
四个中国的大科学装置——东方超环、中国空间站、中国天眼,“奋斗者”号,用数字建模高精度还原;一棵百年参天的“科技树”,运用虚拟拍摄等技术完美复刻;一个号称“超现实演播厅”的分会场在QQ上线,观众以数字人形象入场,在新次元宇宙里自由穿梭,观会交流。
今年,这场大会技术含量高,科学含量更高。四大国之重器背后代表性的工程师与科学家,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次第登台,讲述各自学科领域的科研理论、研究故事、前沿发现。
一场硬核的大会,三个半小时,讲者置身的虚拟场景与演讲内容完美契合,辅以可视化动效,讲述晦涩难懂的科学原理,听者丝毫不觉枯燥,如同看一场科幻大片。
WE大会举办已走到第十个年头。一场以前沿科学为主题的科普大会,持续举办难得,年年维持内容高水准,呈现形式推陈出新更是不易。也正是这样一场全球顶尖水准的大会,推动热爱科学成为社会风尚,让上亿人次为科学兴奋着迷,也成为腾讯长期投入基础科学的起点。WE大会,虽腾讯所有,但为社会所用,其价值是难以估量的。
无关商业,最纯粹的科学聚会如果你是一位科学爱好者,将WE大会过往十年的内容连贯来看,或许更有共鸣。
推动宇宙大爆炸起源成为主流假说的霍金,在年WE大会舞台上鼓舞大家:“如果人类想要延续下一个一百万年,我们就必须大胆前行,涉足无前人所及之处!”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本届WE大会上依然可见。
作为今年的演讲者,现任美国宇航局宇宙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JohnC.Mather展示了一张宇宙早期的照片。这是一张宇宙微波背景的辐射图,是他带领1万多名科学家,经过多年努力,促成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发射升空,最终获得的。
“这是宇宙诞生后大约40万年时的样子,当史蒂芬·霍金看到这张图时,将其称为二十世纪最重大的科学发现,因为它解释了宇宙的历史。”JohnC.Mather感慨说。
关于宇宙起源的探讨,一直是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