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20日凌晨,迎来了中国航天事业最激动人心的时刻,“砰”的一声巨响,瞬间冒出火花,顿时尘土飞扬!神舟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的载人航天发射场上,高达多米的发射塔架各层平台陆续打开,露出了傲人的雄姿。两面巨幅五星红旗,醒目地印在船体两侧,在灯光照射下,格外耀眼,鲜艳夺目。飞船飞行21小时后返回地球,于11月21日成功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着陆场。
如今,距离神舟一号发射已过去了近23年,神舟十四号将在5月升空,当然,具体时间还未确定。
最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上表示,从5月起,我国空间站工程将进入建造阶段。今年年内将发射2个空间站实验舱、2艘载人飞船、2艘货运飞船,再将6名航天员送入中国空间站。这意味着我国在航天事业又发生了一次重大突破,我国也将首次实现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
大家心中一定有疑问,神舟十四号3名航天员候选名单公布了吗?宇航员又会是谁呢?
目前,“神舟十四号”乘组名单已经确定,不过载人航天办公室并未披露航天员的名字。虽然没有透露名字,不过我们可以初步猜测神舟十四号人员的结构。
一般来说,载人航天乘组的人员构成都是“老带新”模式,由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人领导,在另外两名中,一位经验较为丰富,另外一名是新人。以此来推测,在“神舟十四号”乘组中,我们可以看到以往有经验的宇航员,同时也会看到一个新面孔。
首先,我们从已参加过航天任务的宇航员中挑选,聂海胜参与过3次任务、刘伯明参与过2次任务、王亚平(女)参与过2次任务,这些宇航员都有丰富的执飞经验,可以称之为“老队员”。
而参加过1次任务的宇航员并不多,其中杨利伟、费俊龙、刘旺、刘洋(女)、张晓光、陈冬、汤洪波、叶光富等人,他们都只参加过1次任务。
以上是一些“老队员”,作为经验丰富的宇航员,他们可以带领新的宇航员登上太空并执行任务。
实际上,我国航天员大队已经选拔出了31位航天员,但是其中能执行任务的却只有十名宇航员,这是为什么呢?
这31名航天员中,有14位是第一批选拔出来的,如今已经有五位航天员选择退役,真正能执行任务的只有9人。
还有十名是经过第三批选拔选拔出来的,目前正在进行培训,需要准备的地方还有很多,并没有完全具备执飞能力。
为什么有6名宇航员无法执飞?
众所周知,宇航员在落地之后,要经过很长时间的休养才能恢复身体,因为他们身体经过长时间失重的环境,需要悉心调养,才能恢复如初,具体多长时间,也要看个人体质,这也就意味着,神舟12号和神舟13号上面的6位航天员无法执飞。以此来推算,目前只有10人具备执飞能力。
当然,所有航天员都会被动态评估,因为人的身体在不断变化,航天员乘组名单也有可能发生变化,最终以官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权威发布的消息为准。
神舟十四号将完成哪些任务呢?会有重大突破吗?
据周建平透露,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今年发射升空后,航天员将于在轨期间迎接2个实验舱的到来。今年年底前,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还将飞往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会师”太空。
对于“会师”太空这一重大时刻,是非常值得我们期待的!
“届时,一个由3个舱段、2艘载人飞船和1艘货运飞船构成的,总质量近吨,乘载了6名航天员,还装载了空间生命和生物科学、材料科学等大量先进实验装置的中国空间站,将呈现在世人面前。”周建平说。
中国空间站全面建设完成后,未来会有外国航天员入驻吗?
答案:可能性很大。
据资料显示,我国的空间站是一项航天大工程,为此也吸引了不少国外同行的目光。目前,中国一共收到了27国42个项目的申请。
除了美国项目被拒绝外,其他17个国家的项目都获得了批准加入,包括俄罗斯、日本、印度、瑞士、德国、意大利、法国、荷兰、沙特等国家。
不过,我国也会经过层层筛选,并不是17个国家的项目通过了,就可以全部进驻,最多挑选几个国家的航天员。国际空间站将在年退役,到时,只剩美国航天员无处可去,而中国空间站中,与外国航天员一起做着不同的太空试验。
写在最后
按照“打一备一”的安排,“神舟十三号”即将返回,“神舟十四号”在准备阶段,而“神舟十五号”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五火箭将在酒泉完成应急救援准备。目前,“神舟十五号”正在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进行临射前的状态确认。
如今,我国的航天技术已非常成熟,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宇航员,从宇航员的质量上讲,我国航天员个个都是精英,每一位宇航员的素质都极高,不过从数量上讲,可能会不尽人意,由于中国空间站建好之后,我国发射载人航天飞船的次数将越来越多,对于航天员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多,这一块是一处非常大的缺口。我认为,在未来几年里,国家会进行大批量的选拔宇航员。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