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自说自话的总裁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地外文明的悬案——黑骑士卫星。
它第一次出现在人类眼前,是年12月11日,当时,奋进号航天飞机与国际空间站对接。
来自美俄两国的6名宇航员,在太空携手工作13天。
这里有一段宇航舱内拍摄的影片,美国宇航员柯里和指挥官罗伯特好像发现了悬窗外有什么东西,俄国宇航员谢尔盖举着摄像机拍摄。
镜头切换到谢尔盖的摄像机,原来,悬窗外,有一个圆形发光物正在监视着空间站的一举一动。
接着,在美国宇航局(NASA)的数据库中,我们能查到它更清晰的照片,它被称作黑骑士(BlackKnight)。
发明家特斯拉在年前就接到过它的信号。
科幻大师菲迪克在50年前曾预言过它来地球的目的。
更有天文学家计算出来,这颗卫星已经在地球上空盘旋了年之久。
所以,深挖黑骑士背后的来龙去脉,也许,这不仅仅是一个都市传说……
年·科罗拉多泉
年,黑骑士首次在物理世界中现身,被尼古拉·特斯拉所发现。
发现它的这段故事,我们从前面那两篇特斯拉故事中,特斯拉走上巅峰,用交流电点亮整座水牛城,站在尼亚加拉大瀑布上告别威老板的那一刻说起。
当时,特斯拉跟威老板说,自己要离开了,交流电虽然可以用一座水坝,就点亮整个城市,但是,我们不可能把电线和电杆普遍整个星球,我要为全人类,为所有乡村、海岛、山区里的每一个人都提供电力,我要去做无线电。
随后,前面的故事里,我们剧情快闪,直接来到了纽约长岛的特斯拉塔,但事实上,在离开威老板后,长岛修塔前,特斯拉还修建过另一座小一点的高塔。
这座高塔鲜为人知,而特斯拉却在这里跑通了全球无线供电的模型,也同时,发现了物理世界中,黑骑士的存在……
年,特斯拉选中了科罗拉多泉旁边的派克峰,这里海拔米,是北美数一数二的高峰。
果然,在这座修建高塔,特斯拉生成出比原来实验室里长处整整3倍的电弧,电压也在层层递增中飙升到五千万伏。
他坐在线圈当中,感受到了地球脉搏的跳动,他的无线电接受装置,记录下半径公里内的大气电流变化。
这个无线电接受装置,后来被马可尼盗用,叫做电报,马可尼因此改变世界,获得了诺贝尔奖,并成为商业巨富,而我们的特斯拉呢?
只是把它当做,全球无线输电计划中的一个装置而已。
这种心系人类的理想无疑刺痛了投资人JP摩根,也注定了特斯拉晚年的悲剧……
总之,就在这些实验的过程中,有天晚上,特斯拉注意到无线电接受设备中收到了某种干扰性电波,这不是自己自造的大地电流,是太阳风吗?
或者是大地电流所产生的某种正常扰动?
连续观察了1年以后,特斯拉断定,这不是任何干扰和自然现象,而是有规律的信号。
当时是年,大气层内,能发射无线电的只有特斯拉,所以,特斯拉认为,信号来自大气层外,来自某个和自己一样,已经掌握无线电通讯技术的地外智慧。
在年2月,特斯拉发表这篇《与地外行星对话》,其中记载了很多实验细节,并将这种信号描述为一种急促的地外电波。
20年后,随着马可尼电报的普及,全球无线电也纷纷拦截到了这种急促信号。
随后,年,一位名叫霍尔斯(J?rgenHals)挪威工程师发现,这种信号,似乎来自一个固定的发射源,并且每隔10秒到20秒,自己就能听到一次发射回声。
这非常奇怪,因为,发射回声,按照无线电原理,我们可以计算出来,应该是七分之一秒,这是无线电波绕地球一周所需的时间。
哪怕有时候无线电波在大气层内多次反弹,绕地球一周,你所听到的回音,也应该在3秒以内。
而这个信号回声,10-20秒,实在太奇怪了。
如今,科学家们把这种现象称为长延时回波(LDE),并且进一步发现,不仅仅是所谓的特斯拉信号,就连很多我们地球上发射的无线电波,也会出现各种匪夷所思的长延时现象,其中最离奇的是泰坦尼克号的求救电报,它竟然在泰坦尼克号沉没24年后,又被无线电台接收到,这个故事我们原先专门说过,这里就不再细说。
总之,这种长延时现象究竟如何解释呢?
又过了30年后,科学家们似乎找到了一个让人不安的答案……
年10月4日
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它从距离地面公里的太空穿越电离层,向地面发射无线电波。
在其运行的21天中,它一共绕地球圈,发向地面的信号被全球无线电所接收。
然而,那些接收卫星信号的爱好者和科学家们很快都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解释长延时回波?
年,一位名叫布雷斯维尔(R.N.BRACEWELL)的斯坦福教授在《自然》杂志上说,就像我们的人造卫星一样,长延时回波,会不会是地球轨道上存在一些非人类的其他卫星,它们先监听我们的信号,然后再将其转发回来?
曾经,我们以为这是长延时回音,但现在我们的卫星已经从太空发送信号,穿越了电离层,那是否意味着,所谓的长延时回音,也不过是转发所造成的延时?
这个假说让人不安,如果成立,那就意味着人类正在被监视。然而,教授却看得很开,他在论文里这样说到,这些探测器现在可能就在我们的太阳系中,并且一直试图让我们知道它的存在。
因为,它接收并转发我们的电波,这样我们很容易发现端倪。
而我们一旦发现自己的回音出现了几秒甚至几分钟的延时,就会好奇的再次发送,它因此知道了我们的情况,而我们也将很快在好奇中发现它的存在。
所以,哪怕它的转发信息开头是一张星际地图,我们还应该感到惊讶吗?
原来,教授认为,这是一种星际文明对地球文明的测试,如果我们发明了无线电,就会像黑暗中学会了喊叫的孩子,在喊叫的过程中,我们又将发现奇妙的回音,而当某些回音远远超过我们已知回音原理的时候,我们就会好奇的对着那个方向大喊,然后再好奇的一步步靠近它,发现它,并最终通过它,找到星级文明的家园。
真的很巧妙啊,接下来,在教授的启发下,年又有一位名叫邓肯(DuncanLunen)苏格兰天文学家真的还原出教授预言的那张星际地图。
方法并不复杂,他先是分析了年挪威工程师最早发现的回波数据,然后,又自己不断的对着星空大喊,也得到了一组十分平均的回音信号,接着,他统计发现,这些信号中会有一些脉冲序列(PULSESEQUENCE)。
于是,他就以这些脉冲序列编号为纵坐标,收到回音的延时时长为横坐标,画出了这样一张图表。
然而,作为一名天文学家,他几乎脱口而出:这不是牧夫座吗?
牧夫座的故事……
牧夫座,在北斗七星的勺子柄旁,像一个菱形的风筝。
其α星——大角星十分明亮,是夜空中第四亮的星星。
但仔细对比,邓肯画出来的这张牧夫座和我们今天星空里的牧夫座并不一致,其实,这是因为岁差,像这样地球每年会绕着天穹转一圈,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星图,和几千上万年前的古人看到的星图就存在一定差距。
接着,按照岁差角把牧夫座转回去,邓肯发现,这竟然是年前的星图。
所以,这是否意味着,它在年前就已经抵达地球,并开始工作呢?
另外,它为什么要给我们看牧夫座?
是因为它来自牧夫座吗?
邓肯分析了牧夫座的8颗星星,发现它们分别离地球数十到数百光年不等。
α大角星,离地球最近,只有36.7光年,但大角星却是一颗十分可怕的红巨星,直径至少是太阳的倍以上,这种星际环境下,理论上不可能存在智慧生命。
其余的6颗恒星情况也大致和大角星相当,大都处在巨星和矮星周期,很难孕育生命。
唯独ε星——梗河一除外,它是一颗双星系统,中间是一颗耗尽燃料的巨星,但伴随着这颗巨星,却有一颗正直壮年的主序星,而且它周围可能存在宜居带。
宜居带也就是距离、大小、转速等等条件都适合生命繁衍的星际空间,像地球就出在太阳的宜居带中。
因此,梗河一宜居带,这就是黑骑士的故乡吗?
邓肯当年就是这样设想的,并把它写成科幻故事,设想一群饱受巨星膨胀所折磨的外星生命,从第三行星一路逃亡,搬迁到第六、第七行星生活,并且发现了光年外的新家园——地球,然后进一步将自己的种子扩散到这里……
这篇故事还被《时代》杂志专题报道,在当时吸引了很多爱好者和科学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