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我的国#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小时候有十万个为什么,地球会转我怎么没感觉,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月亮为什么总是跟着我走,月球里真的有嫦娥和玉兔吗?随着我们的成长太空,星球,太阳系,宇宙这些词语也走进了我们的身边。佛曰:人世间是“三千大千世界”漫无边际,变幻莫测的世界因为遥远,触不可及让我们望尘却步。我们真的能停下追求的脚步吗?答案是否定的,自古以来,地球人都对太空充满着好奇,我国第一个想飞天的人是明朝的万户,虽然他为此献出生命,但他的勇气和行为,鼓舞和震撼后世为之努力钻研。浩瀚的世界从走出地球开始,我们祖国也不例外,经过66年的研究,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太空科研强国,今天浅读我国的太空史,您花点时间让太空与你更接近。
7月21日,几内亚湾,航天员汤洪波拍摄01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太空科技
很多人觉得太空太遥远,而且很专业,与我无关。其实,太空与我们息息相关,至少要知道太空科技为我们人类做了些什么?在这个世界上最早探月,发射人造卫星,向太空进行研究的国家是俄罗斯和美国,在年,苏联发射了第一艘“东方号飞船”;年,美国阿波罗11号抢先登录月球,由此展开了世界航天发展的历史。我国在年,在当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的建议下,才成立中国的航空委员会,开启了航天航空事业。最早上天为地球工作的是人造卫星,他们广泛用于科学研究,例如我们用的通讯、天气预报,卫星定位,地球资源探测,灾情预警和军事侦察等方面,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高科技工具。百姓最常用的定位,天气预报,就已经说明太空技术在造福着每一个人。
世界第二大盐水湖:乌鲁米耶湖,航天员刘伯明拍摄
目前环绕地球正在飞行的共有颗各类卫星,其中一半以上属于美国,卫星数量达颗,超过了其他所有国家拥有数量的总和,其中,军用卫星更是达到了四分之一以上。如果我国不研制自己的卫星,对地球的了解就会肤浅,对外的了解更模糊,与世界的关系就如同雾里看花,无法预防和抵御自然界和国际外来势力的侵占。随着我国的科研发展,我国已成功发射余颗卫星进入太空。未来10年,中国还将发射超过颗卫星。如今,还在地球轨道上日夜不停工作的还有颗,数量稳居世界第二。人造卫星的发射技术,开启了我国对航天航空的更深入研究,除了卫星能在太空为我们工作,我们人类也想飞入云霄,原来人类上天是有可能的。
7月30日北非大陆万家灯火,唐洪波拍摄02Q谈太空,人人都懂的航天知识
就算你不关心太空,还是难免会听到新闻提到我国又发射卫星,又有航天员上天的事,此时的你是不是有些奇怪,咋又上天了,空间站,火箭,飞船,都是什么呀,为什么要建空间站?下面我们一一了解。人是如何上天?火箭和载人飞船是最好的搭档,也就是说,火箭把飞船送入太空,然后分离,让飞船在太空中完成它的使命。在我国,火箭的名字都以长征x号命名,寓意:上太空就是万里长征嘛。而载人,载物的都是飞船,可以理解为,宇宙像一片大海,飞船就像一艘船,在宇宙的海洋里遨游,名字以神州x号命名,目前已经研发出神舟飞船13号了。为什么要建空间站?宇航员上了太空要工作,为了能在太空做研究,就要弄个能住的地方,地球称为酒店,太空则称它为空间站,我国自主研发的空间站叫“天宫”。它有5个部分组成(详见图解),目前已经完成有天和核心舱和货仓,也意味着航天员上太空是拎包入住。还有2个部分是实验舱,将在年完成。
空间站建在什么地方?
嫦娥娘娘住的地方是广寒宫,在月球上,而我们的空间站去到哪里啦?空间站是在太空中飘着,围着地球转圈圈喔,它建在离地球表面公里的太空,不能离开地球太远的距离,因为远离地球就意味着靠近太阳,太阳的能量很强,我在经常听到的阳光辐射,地球人会嗮黑,嗮出斑点,严重的还会嗮伤肌肤导致皮肤癌。如果空间站距离太阳近,会造成航天员的身体健康状态,所以在离地球公里范围内,在大气层做保护下是最佳的距离。空间站有什么用呀?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天空的向往是无法想象的,从古代神话故事,历史典故,社会制度和人文习俗等,似乎在指向一个念头,天上仿制了一个如同地上模式的世界,有个词概括的好“天生人间”本一体。除此以外,在我国各地遗存的观星台,也见证了中国古人对星空的研究,宇宙的观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24节气”也是通过观日研究出来的一套非常科学的气象,农作,生活起居的指南书。当我们仰望星空,看到就是你眼前的这一片,如果想看全整片天空,在地球上非得找多少人在全球各地一起看呀,想想都麻烦,要解决对太空的了解,最省事的办法就是在空间站看,站的高,看得远。空间站围绕地球一圈仅需要1.5小时,°无死角的看到地球全貌。如果你认为空间站就是为了绕地球一圈看个热闹的话,那就错了,更关键是要进行科学实验。在外太空的不同环境下,说不准会整些重大突破,什么高精尖技术等。
中国有谁上过太空?自年10月15日,我国首次载人飞行,第一位到太空环绕地球飞行14圈的是宇航员是杨立伟。之后,分别还有6次不同程度的载人飞行,到太空进行科研试验,其中包括女航天员:王亚平,刘洋。在此期间还有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刘旺、张晓光、陈冬等多位。今年年6月17日,载人飞船承载3位宇航员到太空小住3个月,调试各种仪器设备,做点咱不懂的实验,2次出舱在太空漫游,是我国太空科研最长的一次。中国在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每一次进步获得的重大成就,都向世界证明我国科学技术的先进水平。咱老百姓可以骄傲的说“咱中国人上面有房有人啦。”这才是最豪横的事。
8月下旬“彩虹之国”南非,汤洪波拍摄03中国空间站多国想进驻
目前在太空站工作将近90天的三位宇航员即将返回地球,预计在9月中旬,全球都在